海外医疗

标题: 白血病有哪些初期症状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淡墨    时间: 2015-6-15 23:13
标题: 白血病有哪些初期症状
  白血病是一种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,近年来,白血病越来越常见,相信人们对白血病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,白血病的主要攻击对象为儿童和青年,为了帮助大家对于白血病做到早发现、早治疗。

作者: 空心人    时间: 2015-6-15 23:13
支持一下  
作者: 淡墨    时间: 2015-6-15 23:13
  发热:约50%至84%的患者以此为首发症状,小尹就为这种情况。发热有两种:一种是由白血病本身引起,一般不超过38℃,抗生素治疗无效;另一? 种是因身体免疫力降低,导致感染引起,往往高烧39℃至41℃,常见感染有咽炎、扁桃体炎、口腔炎、肺炎、泌尿系感染等,口腔炎最多见。

作者: 淡墨    时间: 2015-6-15 23:13
  骨关节痛:多见于急性白血病。常表现为胸骨下端压痛。可出现关节、骨骼疼痛,尤以儿童多见。发生骨髓坏死时,可引起骨骼剧痛。

作者: 淡墨    时间: 2015-6-15 23:14
  贫血:可为首发症状,随病情进展而加重。主要表现为脸色苍白、头晕、乏力、心慌、气急、多汗等。
作者: 淡墨    时间: 2015-6-15 23:14
  出血:出血部位可遍及全身,以皮肤、牙龈、口腔及鼻黏膜出血最常见,其次为消化道、尿道、子宫和呼吸道出血。
作者: 孤小单    时间: 2015-6-15 23:14
不错不错,楼主您辛苦了。。。
作者: 淡墨    时间: 2015-6-15 23:15
  肝脾肿大:尤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显著
作者: 淡墨    时间: 2015-6-15 23:17
  淋巴结肿大:多局限于颈、腋下及腹股沟等处,全身淋巴结肿大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多见
作者: 淡墨    时间: 2015-6-15 23:18
 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白血病的初期症状有哪些,出现上述一些症状的朋友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做相关检查,因为白血病的高发人群是儿童和青少年,它们的生活尚且不能完全自理,所以,这就需要父母帮助他们及时走出疾病的困扰。

作者: 眉眼带笑    时间: 2015-6-22 09:39
写的真的很不错
作者: 月牙儿    时间: 2018-5-20 16:22
找到好贴不容易,我顶你了,谢了
作者: 绿叶    时间: 2018-7-23 13:24
感谢楼主,路过,学习下
作者: 泪眸人    时间: 2018-8-15 22:48
有竞争才有进步嘛
作者: 愚妄    时间: 2018-9-5 03:23
有道理。。。
作者: 碍人    时间: 2018-11-19 14:14
感谢楼主,看帖回帖是美德!
作者: 一点朱砂    时间: 2018-11-30 03:16
相当不错,感谢无私楼主 分享精神!
作者: 孤小单    时间: 2019-1-9 18:30
我是个凑数的。。。
作者: 泪眸人    时间: 2019-2-18 16:35
帮帮顶顶!!
作者: 旧巷听风    时间: 2019-4-25 23:00
楼主,貌似讲的很高深啊~~~
作者: 天涯冰    时间: 2019-5-6 11:40
我抢、我抢、我抢沙发~
作者: 天涯冰    时间: 2020-2-1 16:44
好好 学习了 楼主人 确实不错
作者: 怪叔叔    时间: 2020-11-24 02:53
感谢楼主,小手一抖,钱钱到手!
作者: 无福消瘦    时间: 2021-1-16 19:09
感谢楼主 沙发!沙发!
作者: 安然若梦    时间: 2021-1-30 04:08
你好楼主,感谢分享~
作者: 月牙儿    时间: 2021-2-28 16:49
先顶~~~再看~~~,好同志
作者: 泪眸人    时间: 2021-3-8 11:39
真是 收益 匪浅 感谢楼主
作者: 忆巷    时间: 2021-5-5 18:49
楼主 帮你顶下哈!!
作者: 失魂    时间: 2021-7-14 00:05
楼主,我是来刷分的,嘿嘿
作者: 月牙儿    时间: 2021-11-3 17:43
学习了,不错,讲的太有道理了
作者: 小偏执    时间: 2021-11-5 07:07
感谢楼主,路过,支持一下啦
作者: 懒喵喵    时间: 2021-11-22 03:55
学习了,谢谢楼主分享、、、
作者: 月牙儿    时间: 2022-5-31 09:13
不知该说些什么。。。就是谢谢楼主
作者: 心茧    时间: 2024-10-10 05:33
谢谢楼主,共同发展




欢迎光临 海外医疗 (http://hwyl.haiwaizhinan.com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