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外医疗

标题: 专家介绍肝肿瘤的饮食保健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萌小沫    时间: 2016-11-1 14:47
标题: 专家介绍肝肿瘤的饮食保健
  肝脏是消化系统的脏器,肝肿瘤的生长给消化系统带来了严重的影响。下面由专家为我们介绍肝肿瘤的饮食保健,希望能对患者有所帮助。

作者: 萌小沫    时间: 2016-11-1 14:47
  早期肝肿瘤病人可有食欲减退,恶心,乏力,肝区疼痛等症状。对于早期的病人应特别给予易消化的食物,要给低脂肪的食物,因为肝肿瘤能使肝细胞分泌的胆汁明显减少或胆汁排泄障碍,造成肠道脂肪的消化吸收障碍。
作者: 萌小沫    时间: 2016-11-1 14:47
  中、晚期病人可以有上消化道出血,鼻出血,牙龈出血,皮下瘀斑等出血症状。有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在止血后才可以进食,饮食中一定要注意,食物中少粗纤维或无粗纤维,避免机械刺激出血的伤口。食物不能过冷过热,避免刺激胃粘膜血管的变化发生再出血。肝肿瘤的饮食保健是什么呢?肝肿瘤患者应食富含蛋白质并容易消化的食物,可以喝副含维生素的鲜果汁鲜菜汁。要少食多餐,以减少胃肠道的负担。
作者: 萌小沫    时间: 2016-11-1 14:47
  病人的食物应包括,牛奶、鸡蛋、豆浆、藕粉、果汁、菜汁、瘦肉泥、肝泥等等,可以适当给予维生素C和口服铁剂,使失血及时得以恢复。静脉营养的能源为葡萄糖,脂肪乳剂的双能源静脉营养液有利于维持机体蛋白合成与能量需要。当病情逐步好转时,要改为经肠道营养。
作者: 浅港    时间: 2016-11-1 14:47
我抢、我抢、我抢沙发~
作者: 萌小沫    时间: 2016-11-1 14:48
  肝肿瘤手术后,使消化道正常消化吸收功能受到影响,会产生厌食、恶心、纳差等症状。在给予静脉营养时,可先给予半量清流食,以后再用全量清流食,以米汤、菜汁、过箩肉汤为主。若无并发症时,10天后可给予少渣半量半流质饮食。以后逐渐增加饮食的质和量。
作者: 萌小沫    时间: 2016-11-1 14:48
  看了上述内容的介绍,相信大家对于肝肿瘤的饮食保健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。提醒大家,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,定期检查,以便能够及早发现病情。

作者: 怪叔叔    时间: 2016-12-5 05:28
找到好贴不容易,我顶你了,谢了
作者: 唯他命    时间: 2017-6-19 05:53
写的真的很不错
作者: 小偏执    时间: 2018-1-17 10:13
不错不错,楼主您辛苦了。。。
作者: 心茧    时间: 2018-1-19 10:18
学习了,不错,讲的太有道理了
作者: 唯他命    时间: 2018-6-28 11:28
真是 收益 匪浅 感谢楼主
作者: 心茧    时间: 2018-9-24 03:03
先顶~~~再看~~~,好同志
作者: 寂小寞    时间: 2018-11-8 03:29
不知该说些什么。。。就是谢谢楼主
作者: 泪眸人    时间: 2019-1-2 12:40
谢谢楼主,共同发展
作者: 小偏执    时间: 2019-1-5 01:40
我是个凑数的。。。
作者: 绿叶    时间: 2019-1-12 19:04
支持一下  
作者: 空心人    时间: 2019-6-12 04:17
帮帮顶顶!!
作者: 浅黛    时间: 2019-11-10 22:49
有道理。。。
作者: 安若颜    时间: 2019-12-28 04:19
楼主,我是来刷分的,嘿嘿
作者: 安于心    时间: 2019-12-30 08:08
感谢楼主,路过,学习下
作者: 颜若熙    时间: 2020-5-1 00:29
学习了,谢谢楼主分享、、、
作者: 绿叶    时间: 2020-6-10 00:31
好好 学习了 楼主人 确实不错
作者: 泪染倾城    时间: 2020-8-1 09:17
感谢楼主 沙发!沙发!
作者: 空心人    时间: 2020-8-31 12:26
你好楼主,感谢分享~
作者: 安然若梦    时间: 2021-1-5 13:50
感谢楼主,小手一抖,钱钱到手!
作者: 天涯冰    时间: 2021-1-19 05:42
感谢楼主,路过,支持一下啦
作者: 泪染倾城    时间: 2021-5-13 16:37
感谢楼主,看帖回帖是美德!
作者: 一吻天荒    时间: 2021-7-25 02:59
有竞争才有进步嘛
作者: 一点朱砂    时间: 2022-5-22 19:04
楼主 帮你顶下哈!!
作者: 旧巷听风    时间: 2022-7-2 06:15
楼主,貌似讲的很高深啊~~~




欢迎光临 海外医疗 (http://hwyl.haiwaizhinan.com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2